赋能教师成长 成都二十六幼教育集团开展全天专题活动

发布时间:2025-07-07来源:成都市第二十六幼儿园 作者:李林浏览量:1868

课题研究成果的梳理是将教育实践系统化、理论化的关键环节,能帮助教师精准提炼研究价值,提升科研素养;而习惯养成及案例撰写则是教师扎根教育实践、凝练教学智慧的重要载体,为园所保教质量的持续提升提供鲜活范例与实践支撑。为进一步提升教师课题成果提炼、案例撰写能力,拓宽教师习惯养成思路与实践经验,7月2日,成都市第二十六幼教育集团在青秀园开展了全天专题活动,通过专家引领与同伴分享,搭建研究成果推广应用与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集团全体教师150余人参与。

科研专题培训,破解成果梳理难题

上午,集团特邀成都大学王钢教授开展题为《幼儿园课题成果梳理与结题报告撰写》的专题培训。

德阳市罗江区、凉山州喜德县、甘孜州丹巴县结对帮扶园、成都市第二十六幼儿园发展共同体及成华区学前教育第六片组部分园长教师;成华区学前教育(蒋妍风)音乐工作坊、成华区学前教育(陈薇)语言工作坊、成华区学前教育(陈洁红)健康工作坊的全体成员线上参培,资源共享,共学共长。

王教授以理论结合实践案例的方式,系统讲解了课题成果提炼的路径、结题报告的框架构建及规范撰写要点。从研究核心的精准定位到成果呈现的逻辑梳理,层层深入,帮助教师破解“成果梳理零散、报告撰写不规范、成果质量不高”等困境。互动答疑环节,教师们针对实际研究中的困惑积极提问,教授逐一解答,进一步强化了对课题研究成果的梳理与撰写的认识。

20250707_084216_011.jpg

实践成果分享,提炼教育智慧

下午的分享会聚焦“小专题研究成果”与“习惯养成案例”,多位教师分享了扎实的优秀实践成果,推进成果在集团范围内推广和应用。2025年,在成华区教育局组织的第十二届教研组小专题研究优秀成果评选活动中,集团参评23项,获奖20项,获奖比例达87%。

1.小专题成果分享

龙树园梁钰琳和王路老师带来题为《通过踩高跷活动提升中班幼儿平衡能力的实践研究》的分享。

猛追园胡文倩老师带来题为《大班绘本剧剧本改编策略研究》的专题分享。

20250707_084216_014.jpg

青秀园曹智老师带来题为《项目活动培养大班幼儿问题解决能力的实践研究》的分享。

20250707_084216_015.jpg

2.习惯养成案例分享

猛追园付萍老师带来题为《觉察、互助、勇气、协同四部曲助力幼儿社会交往》的社会习惯养成教育案例。

20250707_084216_016.jpg

青秀园李易珊老师带来题为《“被”中寻乐,“叠”出成长》的生活习惯养成教育案例。

20250707_084216_017.jpg

龙悦园陈莲老师带来题为《从随意到专注的阅读之旅》的学习习惯养成教育案例。

20250707_084216_018.jpg

3.总结点评专业指引

陈洁红副园长从课题与小专题、问题与成果、自变量与因变量、课题与案例、标题与内容五大关系解析了成果梳理逻辑,助力老师理清研究成果,提升课题研究与成果凝练能力。

20250707_084216_019.jpg

陈薇副园长强调案例撰写的规范性和幼儿习惯养成的“知-情-意-行”,鼓励教师深度专研、扎实教育实践,提升成果提炼,以提升自身专业能力。

本次研培活动紧扣“课题成果梳理”与“幼儿习惯养成”两大主题,通过专家领航夯实了科研基础,借助同伴分享凝聚了实践智慧。成都市第二十六幼教育集团将持续以课题研究为抓手,推动“研思行”一体化,重视幼儿习惯养成,让教育研究真正服务于保教质量提升与教师专业成长。

责任编辑:王颖

微信长按扫描二维码后分享

二维码

头条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