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名萌娃在“葡影拾光”给葡萄当“质检官”
发布时间:2025-08-15来源:城市新周刊 作者:网站编辑浏览量:2011
“叮——甜度22.3°,脆度A级,果粉完整度100%!”8月8日上午,位于龙泉驿的“葡影拾光”有机葡萄基地里,测糖仪发出清脆提示音,30名来自龙泉街道广场社区的小朋友瞬间沸腾:“这串葡萄通过考试啦!”当天,由龙泉街道广场社区主办,成都市龙泉驿区新青年志愿者协会承办的“传承岛·农耕体验营”把课堂搬进大棚,用一串葡萄给社区和孩子上了三堂生动的“成长必修课”。 第一堂课:给社区的“品质公开课” 基地老师举起专利品种“紫甜”和“子午皇后”,揭秘“葡影拾光”的硬核标准——每串葡萄上市前都要经过甜度、脆度、果粉完整度“三度”检测,全部绿灯才能贴上“合格证”。孩子们听得直点头:“回去告诉爸爸妈妈,以后买水果先看‘三度’!” 第二堂课:给孩子的“劳动体验课” 在藤蔓间,孩子们一手托住沉甸甸的果串,一手小心翼翼地剪下枝干,生怕碰掉一颗“考试选手”。7岁的果果(化名)发现一串“子午皇后”颜色偏青,赶紧举手:“老师,这串可能还没复习好!”老师笑着解释:“成熟度不到,我们会让它再长几天。”孩子们立刻化身“质检小卫士”,把不合格的葡萄轻轻的用袋子包好,额头虽冒汗,但是动作比考试还认真。 第三堂课:非遗课——麦秆变“辫子” 休息后,柏合草编非遗传承人老师带来麦秆,现场教学“三股辫”。孩子们把麦秆编成迷你“辫子”“手链”,挂在礼盒提手上。“这是给葡萄戴的勋章!”10岁的果果(化名)举起作品,开心的笑了。 休息后,柏合草编非遗传承人老师带来麦秆,现场教学“三股辫”。孩子们把麦秆编成迷你“辫子”“手链”,挂在礼盒提手上。“这是给葡萄戴的勋章!”10岁的果果(化名)举起作品,开心的笑了。 本次“传承岛·农耕体验营”以“葡影拾光”有机基地为课堂,通过“三度”检测示范、亲手采摘实践及柏合草编非遗体验,使30名社区儿童在半天时间内完成了对现代农业标准化生产、劳动价值与乡土文化的立体认知。孩子们在检测数据前学会尊重科学,在藤蔓间体会农民辛劳,在麦秆翻飞间触摸传统技艺,实现了知识、情感与价值观的多重收获。 龙泉街道广场社区表示今后将联合多方资源,让更多青少年在田野与工坊之间,看见农业的未来,也看见自己的责任与可能。 |
责任编辑:毛逸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