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大子弟小学开出“成长盲盒”,20+特色课程惊艳亮相!
发布时间:2025-09-28来源:西南交通大学子弟小学校 作者:翁玉华 通讯员 刘倩倩浏览量:1609
当非遗遇见AI,当自然融于合唱,当课堂变成一个个等待开启的“成长盲盒”,教育会呈现出怎样迷人的面貌?近日,随着“非遗×AI×自然×合唱”20+成长盲盒课程正式开封,西南交通大学子弟小学的特色课程体系再次升级,一场关于兴趣与潜能的教育探索悄然启航。 精心筹备,只为课程“保质保量” 为确保特色课程高质量开展,学校特别召开了特色课堂任课教师专题会议。会上,学校领导从课程设计、教学实施到成果评估,都提出了明确要求。 “特色课程不是课外活动的简单叠加,而是学校育人理念的重要载体。”西南交通大学子弟小学校长王利琨在会议上强调,“每一位任课教师都要以专业、专注的态度对待这些课程,真正让特色课成为激发学生潜能、培养核心素养的沃土。” 教学处为此组织了专门的教师培训,从课程目标设定到教学方法创新,从过程性评价到成果展示,为老师们提供了全方位的指导。这些精心筹备,只为确保每一个“成长盲盒”都能带给学生实实在在的收获。 分年级设计,一人一课表的个性化体验 基于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和兴趣特点,学校特色课程采用分年级、模块化设计,以启蒙和体验为主,让孩子进一步创新和实践。 低年级的小朋友可以在“童声合唱”中感受音乐魅力;而高年级的学生则有机会尝试“AI编程”,设计自己的智能作品,或是学习“非遗竹编”,亲手制作精美工艺品。“我喜欢机器人课程,这学期我选了AI基础编程!”六年级学生王同学兴奋地展示自己的选课表。像他一样,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定制专属的课程组合,实现真正的“一人一课表”。 新兴运动进校园:匹克球带来的活力冲击 在本次新增课程中,最引人注目的当数新兴运动项目——匹克球。这项结合了网球、乒乓球和羽毛球特点的运动,正在全球迅速流行,如今也走进了西南交通大学子弟小学的校园。“匹克球场地小、球速慢、易上手,非常适合在校园开展。”体育教研组组长介绍道,“它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更能培养他们的反应能力、策略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试授课上,孩子们手持特制的球拍,击打着多孔塑料球,在欢笑声中体验着这项新兴运动的独特魅力。不少学生表示,这是他们第一次接触匹克球,但很快就爱上了这项有趣又充满挑战的运动。 多元社团融合,非遗与时代同行 更令人惊喜的是,本次特色课程与学校社团活动深度融合。除了传统的合唱团、篮球队等,学校新增了非遗竹编社、AI创客空间等特色社团。 在非遗竹编课堂上,看到了传统技艺与现代教育的完美结合。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手指翻飞,将一根根竹篾变成精巧的手工作品。“没想到我也能编出这么漂亮的小篮子!”一位同学自豪地展示自己的作品。 而这些特色课程的价值,远不止于技能学习。这些课程像是打开了一扇扇窗,让孩子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也看到了孩子更多的可能性。 目前,这些充满惊喜的“成长盲盒”已经开启。期待每一个课程都能成为学生发现自我、拓展视野的窗口;相信当教育真正尊重每个孩子的独特性,学习便会自然发生,成长也将不期而遇! 未来,西南交通大学子弟小学将继续完善特色课程体系,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热爱,在兴趣的土壤中茁壮成长! |
责任编辑:周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