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诗为舟、以史为桨,蜀城中学学子探寻诗韵乡愁文化
发布时间:2025-09-26来源:崇州市蜀城中学 作者:黄小林 通讯员 王书敏浏览量:1565
为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学教育实践,切实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与家国情怀,9月25日,崇州市蜀城中学成功举办了一场以诗词为载体的文化专题讲座。本次活动特邀第十五届崇州市政协委员高琳担任主讲,她以诗为舟、以史为桨,引领在场高中学子穿越千年时空,深度解读家乡崇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高琳一改传统讲座中单向度的史料罗列方式,匠心独运地选取了从先秦至清末与崇州密切相关的诗词名篇作为叙事主线。讲座从《全蜀艺文志》所载的古老《蚕丛国诗》出发,通过“其稼多黍”“旨酒嘉谷”等诗句,生动解析了崇州早期农耕文明的形态与孝义传统的萌芽;借杜甫“西蜀樱桃也自红”的吟咏,再现了唐代崇州物产的丰饶与人情的温暖;以岑参、韩琦等人的咏物诗为线索,介绍了蜀葵、川芎等地方风物;更以皇甫澈《赋四相诗》为例,深入阐释了崇州作为“蜀中重镇”所承载的家国情怀与人文精神。 为增强互动性与参与感,高琳还精心设计了趣味问答等小活动,并准备了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小礼物。同学们踊跃参与,争相发言,现场气氛活跃热烈,欢声笑语不断,将讲座推向一个个小高潮。 此外,高琳系统梳理了“蜀州八景”“分州八景”等历史景观体系,重点推荐了翠微山、天目寺、罨画池等文化地标,鼓励同学们“按诗索骥”,在真实的行走中感受诗词意境,将书本知识转化为鲜活的生活体验。 整场讲座内容翔实、图文并茂,既有学理深度,又充满情感温度。高琳在总结中强调,热爱与书写家乡并非空泛的口号,而是源于深刻的了解与真挚的情感。她希望同学们能以此次讲座为契机,重新发现脚下土地的文化厚度,从中汲取精神养分,未来用真诚的笔触书写属于这一代人的“家乡新诗篇”。 讲座在持久而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幕。同学们纷纷表示,这场讲座如同一扇全新的文化窗口,让熟悉的乡土变得前所未有的清晰、生动而充满魅力。大家不仅领略了诗词之美,更在字里行间寻得了文化的根脉与情感的归处。相信这场穿越千年的诗意对话,必将在莘莘学子心中深植文化自信的种子,绽放出属于新时代的灿烂芳华。 |
责任编辑:杨紫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