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3所高校2025年首次招收“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
发布时间:2025-04-18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作者:网站编辑浏览量:1925
从去年起,“低空经济”这个名词逐渐进入大众视野。随着无人机配送、空中交通、应急救援等产业爆发式增长,也催生出对相关领域的人才需求。目前,全国已有6所“双一流”高校申请设立“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其中包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这3所在京高校。根据规划,这些学校将于今年9月招收第一批学生。 聚焦国家战略需求 培养低空经济人才 低空经济是指在3000米以下,以低空空域为依托,以各种有人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具有产业链条长、辐射面广、成长性和带动性强等特点。 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特别强调,要“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同年12月,国家发改委低空经济发展司正式成立,标志着我国低空经济领域迎来更加明确的战略规划和政策推动。 根据全国教育大会“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专业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超常布局急需学科专业”的部署,去年年底,教育部官方网站公示全国6所高校申请增设“低空技术与工程”新专业,其中包含3所在京高校。 据悉,该专业所属学科门类为工学,专业类为交叉工程类,修业年限为4年,毕业生将被授予工学学位。根据教育部公开的申报材料,上述6所学校计划年度招生人数共计360人。 高校联合布局,不仅将推进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的多元化发展,还将为行业提供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在低空经济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工作,如在低空有人/无人飞行器相关院所、低空产业企业从事研发、制造、运营等工作,也可在低空管理政府机构参与管理与规划。 低空经济产业链 高校齐发力 抢占发展先机 首批设立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的3所在京高校,在航空航天、工程技术、通信等领域有深厚积累,具备开设专业的优越条件和师资力量,在办学侧重点上也有所差异。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该校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拟由无人系统研究院牵头,联合飞行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和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共同建设,涉及“无人系统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控制科学与工程”和“交通运输工程”五个一级学科。 学校将依托强大科研实力和教育资源,培养具有综合知识结构的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课程设置上,有微积分、机械设计基础、自动控制原理等基础课程,空气动力学基础、飞行力学、低空飞行器总体设计等专业课程。 北京理工大学 该校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旨在培养学生系统地掌握通用低空飞行器、新能源飞行器以及新概念飞行器总体设计、控制、动力以及低空交通管理等专业基础理论、方法和工具,能够在低空经济相关领域从事飞行器系统的理论研究、设计与开发、实验研究以及技术管理等工作。 北京邮电大学 该校将计算机与低空技术相结合,通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信息与通信工程”国家级一流建设学科的优势,侧重培养低空飞行器的网络通信、安全管控等方面人才。 同时,学校建设的第三代互联网实践教学平台,涵盖了1000多台教学台式机、教学用服务器、专用基站、无人机及其配套的路由器等,可以作为教学实验的基础设备,为该专业学生提供空中、地面等空天地一体化的实验环境。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责任编辑:谢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