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春秋假在四川实现落地
发布时间:2025-11-04来源:四川日报 作者:江芸涵浏览量:1551
为深化校家社协同育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近日,教育厅等十一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在全省实施中小学春秋假制度。这意味着,中小学春秋假在四川实现落地。 鼓励错峰安排,各地弹性制定方案 春秋假是指在春季和秋季学期中,为中小学生增设有别于寒暑假的短假期。今年初,中办、国办文件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结合实际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 记者注意到,四川实施春秋假遵循“因地制宜、合理设置、协同推进”的原则,尊重区域差异,兼顾学段差异,鼓励错峰安排。春秋假一般安排在春季学期和秋季学期的期中前后(即4—5月、10—11月间),原则上分别安排3天。由各市(州)统筹,结合区域实际,弹性制定方案。春秋假可与法定节假日、双休日、春秋游等相衔接,乡村地区可与当地的农忙季相对应,民族地区可结合当地假期统筹安排。 春秋假由十一个部门联合保障推行,通过弹性休假、兜底托管、场所优惠、安全保障等举措,切实提升假期服务品质,满足群众需求。为方便家庭出行,支持鼓励用人单位实行弹性休假、错峰休假,在春秋假期间优先为有未成年子女的职工办理调休、补休。针对假期亲子出行难、子女看护难等问题,学校将同步提供免费兜底托管服务,并组织开展各类特色活动,破解家长后顾之忧。此外,博物馆、科技馆、景区等公共文化和旅游场所将推出优惠开放政策,丰富假期消费选择。同时,相关部门还将强化学生安全教育,做好出行交通保障工作,为春秋假平稳有序开展筑牢安全防线。 在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焦蒲看来,推广中小学春秋假制度,不仅是对假期制度的优化调整,更是对育人时空的拓展,回应了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需求,引导学习从学校课堂走向自然与社会,推动构建更加完整的学习生态系统。 让教育回归育人初心的有益尝试 “太好了,我们都盼着春秋假落地,能让孩子有更多机会在春光明媚与秋高气爽时节拥抱大自然,身心愉悦。”得知四川全省推行春秋假,成都市成华区学生家长李明已开始和孩子做出行攻略,计划去广元翠云廊、广汉三星堆旅游,增长见识、增进亲子感情。 巴中市通江县六完小五年级学生家长陈鹏说,“单位优先保障有未成年子女家庭,落实带薪春秋假制度,让我们错开节假日人潮,能陪孩子感受春天花开、秋天叶落。这份福利,让我真切感受到单位对职工的关怀,工作起来也更有动力和归属感了。” “春秋假可以弥补传统课堂教育的不足,成为落实素质教育的一种有效载体。”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党总支书记王国贤认为,这两个假期恰逢一年最好的季节,是学生亲近自然、研学旅行、社会实践的绝佳时机,学生在真实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中拓展视野、锻炼能力,实现更好的发展。 “实施春秋假是让假期发挥教育价值,让教育回归育人初心的有益尝试,值得积极探索。”四川大学教授罗哲认为,四川有优美的自然风光、深厚的历史底蕴、丰富的红色资源和多彩的风土人文,通过实施春秋假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去亲近自然、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学习,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呼吁全社会应该大力支持,共同营造良好育人生态,让孩子感受阳光雨露,让家庭充满欢声笑语,让社会增添积极活力。 多维支持协同发力,放好用好春秋假 春秋假的核心价值并非简单延长假期,而在于“放好假、用好假”。 对成都市七中育才学校初一学生家长郭欢而言,作为双职工家庭,平日里工作繁忙,最担心的是孩子放假无人看管。“现在学校能提供免费的托管服务,解除了我们的后顾之忧,让我们家长能够安心工作。” 记者注意到,四川春秋假制度构建了多维度的支持体系,落实带薪休假制度,为亲子陪伴创造必要条件。优化公共服务供给,多部门协同发力,提供公益场馆开放、优惠出行政策等配套服务,丰富假期体验。 “春秋假的本质是‘实践假’与‘体验假’”,而非‘教学假’。”焦蒲谈到,四川春秋假制度强调假期安排以学生与家庭为主体,原则上不布置书面作业,并划定监管“红线”——严禁学校组织任何形式的集体补课,严禁培训机构开展隐形变异学科培训。政策导向清晰指向引导学生走向田野、走进社会,通过场馆探究、志愿服务、文体活动等多样化实践,在真实而复杂的社会与自然场域中实现素养的积淀与成长。 宜宾市洗马池小学校校长蔡奇表示,学校将坚持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积极落实、科学规划,争取家长理解、社会支持,为学生提供好成长平台,为家长解决好后顾之忧,让春秋假成为滋养学生健康成长的幸福时光。 |
| 责任编辑:陈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