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科学校:笃行课标磨内功 示范引领促成长
发布时间:2025-10-31来源:成都高新新科学校 作者:黄小林浏览量:1667
| 当前新课标理念深度融入课堂教学之际,成都高新新科学校教育实践亦迎来从“知识传递”向“素养培育”的关键跃迁。为强化骨干教师在此进程中的示范引领,系统探索高阶思维课堂的构建路径,2025年10月28日-30日,成都高新新科学校成功举办“新课标背景下的高阶思维课堂教学研讨——2025-2026学年(上)骨干教师素养大赛专场”活动。本次活动以“聚焦核心素养、构建高效课堂”为核心主题,覆盖语文、数学、英语等十余门学科,不仅集中展现了骨干教师们的扎实功底与教学智慧,更贡献了许多看得见、摸得着的高质量课堂样本,为全校提升课堂质量、落实新课标要求提供了具体可行的范例。 本次活动以教研组为基石,构建起贯通教学实践与专业成长的共同体。十二个教研组全程深度投入,从课例的精心打磨、教案的集体共创,到课堂的精彩呈现与课后的深度研讨,展现出强大的团队协同力与专业凝聚力。十四位来自不同学科的骨干教师,以聚焦高阶思维培育的创新课例登台展示,九年一贯制下的小学与初中教师跨学段观摩、跨学科对话,在思想碰撞与经验交融中共同探索素养导向的课堂新范式。 小学综合组:实验启迪科学思维 邢迎春老师执教科学课《家里的物品》,以生活常见物品为实验素材,通过富有巧思的探究环节,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积极思考,生动呈现了“实验与生活结合”的教学理念。 
 小学语文组:深研阅读教学新路径 甘洪老师与六年级五班学生共上群文阅读课《诗中月 月中情》。张杨凡老师则执教《田螺姑娘》整本书阅读推进课。区教研员吴宏燕老师对两节课例给予高度评价。 
 
 
 初中语文组:品味往事中的深情 冯笛老师执教《往事依依》一课,以“寻往事—赏深情—话经历”为主线,脉络清晰。评课专家程进老师充分肯定本课设计,并建议在“话依依往事”环节增强生生互评,以进一步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与阅读收获。 
 
 美术组:水墨丹青传祝福 尹丹老师与三年级学生共同呈现中国画课《红柿写如意》。专家黄勇老师点评认为,本课美育浸润自然无痕,并建议可进一步强化文化情境的创设,使课堂节奏更富张力,让美的感知自然生发。 
 
 初中数学组:在归纳中发展高阶思维 郑莉老师执教《问题解决策略:归纳》一课,引导学生完整经历“理解问题——拟定计划——实施计划——回顾反思”的问题解决四步范式。市教研员杨敬民老师在评课中,既肯定了课程对新课标理念的落实,也分享了高效小组合作的实践策略,为教师优化课堂提供了宝贵参考。 
 
 小学数学组:在生活中发现数学 雷江涛老师从照片缩放、糖水调配等生活实例入手,引导学生感知“比”的意义。刘宇老师则在《梯形的面积》一课中,引导学生通过“割、补、拼”等操作,将梯形转化为已学图形,并自主推导公式。专家李雪梅老师对两节课给予高度评价。 
 
 初中文综组:AI赋能重现丝路辉煌 龙廷江老师执教初一历史课《丝绸之路的开通与西域经营》,以创新设计获得广泛好评。课后专家高度评价本课,认为AI技术运用打破了传统教学局限,项目式学习实现了知识的主动建构,古今联结的设计让核心素养培育真正落地。 
 音乐组:技术融合焕发经典新声 何艾蔬老师执教《青春友谊圆舞曲》,通过丰富互动与AI技术让经典教学焕发新活力。专家徐伟点评何老师对乐曲背景进行了深度解读,使学生触摸歌曲背后的文化内涵,为课堂注入了厚度与温度。 
 初中英语组:高阶思维引领听说课堂 骨干教师王蓉老师带来八年级Unit4“Amazing plants and animals”听说课,聚焦形容词与副词最高级的运用。成都市教研员薛蕾蕾老师在评课中充分肯定教学成果,并从课堂设计、课标落实等角度提出专业建议。 
 初中理综组:探究实践揭秘光学原理 周林澔老师执教的《平面镜成像》以鲜明探究特色引发关注。武侯区教研员冯化友老师高度评价本课为“体现科学探究思想的成功范例”,并紧扣“问题、证据、解释、交流”四要素进行精辟解析,同时就课堂氛围营造与时间分配提出了优化建议。 
 
 小学英语组:情境创设深化语言运用 张亭老师执教五年级“Unit 2 Teachers”英语课,紧扣新课标核心素养要求。专家评课认为,本课设计巧思突出,情境创设真实有效,既扎实提升学生阅读写作能力,又自然渗透情感教育,实现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体育组:学练结合提升运动技能 刘邓老师执教六年级“篮球运球衔接传球”课程,通过趣味情境导入激发兴趣,结合分解示范讲解要领,设计小组练习与纠错指导环节,帮助学生掌握运球节奏与传球时机的衔接技巧。成都市教研员罗亚和老师观课后充分肯定本课“学练结合”效果显著,认为课堂紧扣学情,展现出教师扎实的教学功底与创新的课程设计。 
 
 赛课砺骨干,研思启新程。本次素养大赛,既是对骨干教师践行新课标、构建思维课堂的深度检阅,更是积极响应“全国义务教育教学改革试验区”建设要求的落地行动。骨干教师们以课堂为火种,传递理念之光;以教研为桥梁,凝聚育人之智,充分彰显了“骨干力量”的责任与担当。新科骨干教师团队,将把此次活动积累的实践经验、形成的教学共识,持续转化为日常教学的创新动力,进一步辐射优质资源、带动全校教师专业成长,为构建高质量课堂、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筑牢根基,在教育教学的深耕之路上稳步前行。 | 
| 责任编辑:王颖 | 





















